「中國歷史人物扮演」電台廣播劇比賽
小學組 *排名不分先後
參加資格:
- 對象:全港小三至小六、中一至中四學生。
- 組別:小學組(小三至小六)、中學組(中一至中四)。
- 名額:每間學校參賽隊伍不多於3隊,學生可以個人或團隊(每隊不多於5人)名義參賽,即每間學校的參賽人數上限為15人。
- 每名參賽者只可代表一支隊伍作賽,即不得同時代表其他隊伍。
形 式:
- 比賽分為初賽及決賽。
- 作品須包含教育局所列的正面價值觀和態度。*
- 初賽階段,每支參賽隊伍須自行選取中國歷史人物,然後撰寫廣播劇及錄音。廣播劇需帶出該人物的嘉言懿行、品德情操、正面價值觀或態度,乃至中華文化特質。
- 為增加趣味性,作品所擬之角度、時空,背景不限,內容可結合史實與創意,如古今融合(例子可參考活動詳細章程)。
- 各組別的廣播劇長度分別為(小學組)3至8分鐘及(中學組)5至10分鐘。
- 參賽隊伍須於 2023 年 1 月 31 日(星期二)或之前將廣播劇稿本及錄音電子檔(MP3格式)電郵至本會或上傳到本活動網站。
- 評審小組將選出20隊(中、小學組各10隊)隊伍入圍決賽。
- 決賽階段,20隊入圍隊伍將獲安排於 2023 年 3 月起到香港電台錄製比賽作品,節目並加設點評與解說環節,而評審小組將由後期製作之錄音作品中選出得獎隊伍。
- 比賽作品經電台後期製作後,將暫定於2023年5月至10月期間在香港電台第二台節目《三五成群》播放。*
- 20份入圍作品將結集為成品集,並於8月份寄發至全港中、小學。
- 得獎隊伍將獲邀出席於2023年8月下旬舉行的頒獎典禮。
* 教育局所列的正面價值觀和態度為:堅毅、尊重他人、責任感、國民身份認同、承擔精神、誠信、關愛、守法、同理心和「勤勞」。
評審準則:
初賽及決賽的評審準則相同,細項則因應各組別調整比重。
初審小組︰
初審 | 資歷 |
呂志剛先生 | 觀塘劇團總監 |
潘金英女士 | 香港兒童文學作家 |
吳海雅博士 | 明愛專上學院人文及語言學院副教授 |
譚淑英女士 | 資深配音員 |
小學組:
- 故事內容及創意 (35%):內容準確性、貼題、創作概念及表達方式;
- 劇本寫作 (25%):情節鋪排、人物塑造;
- 演繹 (25%):聲線、對白流暢度;以及
- 整體性 (15%):故事完整性及感染力。
中學組:
- 故事內容及創意 (30%):內容準確性、貼題、創作概念及表達方式;
- 劇本寫作 (30%):情節鋪排、人物塑造;
- 演繹 (30%):聲線、對白流暢度;以及
- 整體性 (10%):故事完整性及感染力。
評審小組將由教育、廣播及/或戲劇界等專業人士組成。
特製聲效將不予評分。逾時提交的參賽作品,本會有權不予受理。
#曾參加上一屆比賽(2021/2022學年)的學校須以全新題目作賽,否則參賽資格將被取消。
獎 項:
- 所有完成比賽的參賽者可獲頒發「參與證書」。
- 各組別設立冠、亞、季軍及優異獎3名。三甲學校將獲頒獎盃,學生將獲頒獎牌,所有得獎學生可獲獎狀及書劵﹕
‧ 小學組:冠、亞、季軍及優異獎分別可獲 $2,000、$1,500、$1,000 及 $500 書券;
‧ 中學組:冠、亞、季軍及優異獎分別可獲 $2,500、$2,000、$1,500 及 $800 書券。
- 各組別均設「最積極參與學校大獎」1名,按整體活動的參與率及參賽作品質素來評定,得獎學校可獲頒發獎盃。
- 各組別均設「最佳劇本大獎」1名及「最具創意大獎」1名,皆由評審小組選出,得獎隊伍可獲頒發獎狀。
其 他:
- 參與工作坊及比賽的教師可申請「持續專業發展時數」,學校可將學生的參與計入「其他學習經歷」。
* 香港電台第二台《三五成群》
主持人︰黃天頤、方梓豪、阿攝
播放時間︰逢星期一至五下午三時至五時
直播︰
香港電台第二台 FM94.8-96.9
網站︰https://www.rthk.hk/radio/radio2
重溫︰
https://www.rthk.hk/radio/radio2/programme/threesacrowd